太阳集团官网

English 太阳集团官网集团企业邮箱

第一节 冷伤抢救手艺

作者:徐荣祥 出书社:中国科学手艺出书社 刊行日期:2009年7月
 

【临床特点】

1看法

1)冷伤人体遭受严寒侵袭造玉成身性或局部性损伤 。外洋称为严寒所致的损伤和疾病,海内习称冷伤或冻伤 。冷伤分为冻结性冷伤和非冻结性冷伤两类,前者(温度0℃以下)包括局部冷伤(冻伤)和全身冷伤(冻僵);后者(温度104℃)包括冻疮、壕沟足和浸渍足 。

2)冷伤与热烧伤相同,皮肤接触低温也可造成损伤,又叫做冷烧伤,即人体接触冰点以下的低温,例如与冰、雪长时间接触,或者与温度极低的干冰(-78 )、液氮(-196℃)、液氦(-269℃)短时间接触都会造成冷烧伤 。由于干冰的温度极低,若用手直接接触,会把手冻伤 。这种冻伤像烧伤一样很是疼痛,日后皮肤还会溃烂,以是称这种冷伤为冷烧伤 。医学上用严酷控制下的冷伤举行一些手术,好比血管瘤的治疗、除疣等 。

3)冷伤与中暑相反,损伤水平是人体除了直接受冷冻作用外,还与空气温湿润、人体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或抗寒能力降低等因素有间接关系,即损伤水平与严寒的强度、风速、湿度、受冻时间成正比关系 。在严寒地区,由于饥饿、疲劳、野外作业,或战斗一连时间较久,以及夜间远程行军、御寒装备缺乏或鞋袜不适等局部和全身的状态成反比关系 。

2诊断要点

1)局部冷伤(冻伤)①长时间接触冰点以下低温史,并发明皮肤有发红、发白、发凉、发硬等征象;②冻融前主要症状为冻伤部位酷寒、僵硬,并有刺痛 。伤处皮肤变硬,呈青蓝或惨白,继而伤处麻木,感受全无,不辨冷痛(损失知觉);③复温后凭证创面体现差别分为以下三度六分层(详见本章第二节) 。

2)全身冷伤(冻僵)(病症见本章第三节) 。

3)非冻结性冷伤(病症见本章第四节) 。

 

【抢救手艺】

1现场抢救手艺

1)尽早把伤者移到户内避寒,若有冻伤征象可如下处置惩罚:①应用手或干燥的绒布摩擦伤处,增进血液循环,减轻冻伤;②轻度冻伤用MEBO涂擦便可收效;③如爆发身体冻僵的情形,不要连忙将伤者抬到户内温暖的地方,应先摩擦肢体,做人工呼吸,待伤者恢复知觉,再到较温暖的地方抢救 。

2)解开伤处衣服,脱下戒指和手表 。

3)现场无保暖条件者,可与伤者肌肤相接,使其伤处温暖 。把伤者冻伤的脚放在同伴的怀里或抢救者的腋窝下加温;受伤的手可按在腋窝下加温,或用抢救者温暖的双手捂住伤者耳、鼻或面颊 。

4)切勿用烘烤加热患处 。治疗冻伤一定要逐步解冻,若有条件可放在43℃左右的水中浸泡复温 。水温太低时效果欠好,凌驾49℃时易造成烫伤 。复温速率越快越好,能在57min内复温最好,最迟不应凌驾20min 。复温太晚可能增添晚期的并发症 。

5)切勿揉擦或推拿冻伤处 。一旦爆发冻伤,切忌用雪团揉搓冻伤部位,由于这样会散发更多的体热使冻伤加重 。

6)冻伤部位回复正常体温后,裹以毛巾或其他衣物,然后盖上毯子或睡袋 。

7)把冻伤处抬高到患者胸部水平以上,可减轻肿胀、疼痛 。

8)解冻历程中,冻伤处可能酿成青蓝色,并且泛起血疱,切勿弄破血疱或涂药 。

9)打电话找救护车,或送患者到有条件的医院 。

2冻伤的预防

1)若有两人以上,可相互视察对方脸上有无白色黑点 。因局部冻伤在初期并无显着感受,故对易冻伤部位需亲近视察 。

2)颈部、脸部最好用布围住,将袖口、裤脚扎紧避免风雪吹入 。在疲劳、饥饿时禁忌在雪地上坐卧,因坐下后再起来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。

3)为防冻伤,要实时活动,如做皱眉、挤眼、咧嘴等面部肌肉行动,用手揉搓面、耳、鼻等部位 。特殊注重鞋袜的干燥,出汗多时应实时替换或烘干,由于在湿润的情形下最易冻伤 。

【注重事项】

榨取把患部直接泡入热水中;禁用火烤患部,这样会使冻伤加重;禁用雪搓和推拿 。由于推拿能引起熏染,最好也不要作推拿 。

 

严重冻伤爆发后的处置惩罚要领是(若无再冻伤的可能) 40~43℃的温热水浸泡冷伤肢体来解冻,恢复冷伤部位的血液循环是救治的要害,随后的治疗统一样平常的热力烧伤,MEBT/MEBO是其治疗顺应证 。

局部冻伤自己是不会致命的,冻伤是寒区遇险者中最常见的局部损伤,但其效果极为严重,许多寒区遇险丧生的人中,主要是由于冻伤而失去了行动能力,无法举行种种生涯活动,最后因低温症而殒命 。着实,遇险者只要接纳适当的预防步伐,冻伤是可以阻止或者减轻的 。要知道,预防冻伤比治疗冻伤容易得多,必需防患于未然 。

 

网站地图